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与鱼类名称相关的搜索
中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种名):
地方名(中文俗名):
英文俗名:
其他相关的搜索
分布:
当前页: 首页 > 分类检索 > 检索结果
琉璃石斑鱼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拉丁名: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英文名:
Dot-dash grouper
中文:
琉璃石斑鱼
中文俗名:
宽带石斑鱼
同种异名: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Temminck & Schlegel, 1842)
Serranus poecilono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Epinephelus poecilonatus(Temminck & Schlegel, 1842)
Epinephelus morrhua(non Valenciennes, 1833)
Epinephelus praeopercularis(non Boulenger, 1887)
命名人: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濒危地位:
Least Concern,无危
分布:
本鱼为一印度太平洋种,从非洲东岸至日本、韩国、中国南海、台湾沿岸、越南和斐济。红海和波斯湾不详。
生态习性:
主要栖息于较深之岩礁区,栖息深度在45-375公尺间。雌鱼在标准体长约35公分时成熟。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体长是体高的2.6~3.1倍(11~52厘米标准体长的鱼)。体长是头长的2.3~2.5倍;眶间区微凸;前鳃盖角有2~5大锯齿;鳃盖上缘微凸;颌骨延伸至与眼后缘垂直;成鱼颌骨腹侧边缘有一阶状物;成鱼后鼻孔大于前鼻孔;下颌侧中部有2排牙齿。鳃耙上支数8~10,下支15~18;最长的鳃耙与最长的鳃丝等长。背鳍含硬棘Ⅺ,鳍条14~15,第三或第四根硬棘最长,头长是其长度的2.6~3.1倍,或与最长的背鳍鳍条等长,棘间膜有较深的锯齿(成鱼第三与第四根硬棘前膜长不定,从棘长一半到长于硬棘不等);臀鳍有Ⅲ枚硬棘和8根鳍条;胸鳍不多肉,有17至19根鳍条;头长是胸鳍长的1.7~2.1倍是腹鳍长的2.0~2.6倍;尾鳍末端凸出。体侧被栉鳞(成鱼有辅鳞);侧线鳞孔数53~63;纵列鳞数110~121(一斯里兰卡鱼样本有104,一肯尼亚鱼样本有136)。幽门盲囊8或9。
颜色:小幼鱼(体长5~12厘米)灰白发黄,有在第三和第九背鳍硬棘根部之间黑色椭圆黑色斑点,延伸至第一和第七硬棘的边缘:一个半圈形灰白色带从腹部经过椭圆黑色斑点并且将它们与一自颈部起在鳃盖后分查的棕色宽,上支沿背部弧线并延伸过背鳍第九硬棘和第四软鳍条根部,下支亦沿背部弧线延伸至最后四根背鳍条根部。另一条弧形棕色带,平行与上一条,从眶间区和眼后缘到尾柄部一黑色鞍状斑点;第三条(最窄)深棕色带从眼下缘到下鳃盖骨,之后以一系列黑点的形式从腹侧延伸至尾鳍根部。鳍为浅黄色,背部深色斑纹处除外。较大幼鱼(体长15~25厘米)中,背鳍应急根部的椭圆黑斑点和体部的深棕色条带形成一系列的黑点,一条模糊的深色带从深色颌骨带延伸到前鳃盖角落处。在小型成鱼中(体长40~50厘米),体部大多数深色斑点模糊或完全消失,头部深色带也在消失;此阶段鳍为黄棕色,三角形棘间背鳍边缘为突兀的橘黄或棕黄;软的背鳍、臀鳍和尾鳍的远侧发黑,边缘为白色发蓝。
最大体型:
最大全长65cm,最大体重4kg
重要鉴别特征:
养殖状况:
发育特征:
繁殖习性:
钓捕方法:
栖息较深,产量不多,非主要经济食用鱼。一般渔法以延绳钓、流刺网及一支钓等捕获。红烧食用佳。 
毒性:
无毒
相关新闻: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凭证标本:
Barcode:
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其他: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