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与鱼类名称相关的搜索
中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种名):
地方名(中文俗名):
英文俗名:
其他相关的搜索
分布:
当前页: 首页 > 分类检索 > 检索结果
巢斑石斑鱼 Epinephelus faveatus
拉丁名:
Epinephelus faveatus
英文名:
Barred-chest grouper/Bigspot grouper/Indian grouper
中文:
巢斑石斑鱼
中文俗名:
同种异名:
Serranus faveatus/Serranus bontoo
命名人:
Valenciennes, 1828
濒危地位:
data deficient
分布:
巢斑石斑鱼主要分布在东印度洋到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南部(巴厘岛、龙目岛)以及科科斯群岛。
生态习性:
巢斑石斑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的浅水区或是岩石底质水域。巢斑石斑鱼算是一种小型石斑鱼。
形态特征:
体长是体高的3.0-3.5倍,是头长的2.3-2.6倍,眶间区域平坦或稍稍有些内凹,头背部从侧面看是凸圆形的;前鳃盖骨圆形,仅在拐角处有浅浅的锯齿状结构,鳃盖上方边缘有些许凸起,前后鼻孔几乎等大;上颌骨末端与眼睛边缘几乎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或稍稍超过一些;下颌中后侧部分有2排牙齿,上肢鳃耙有7-10,下肢鳃耙有14-16。背鳍有11根鳍棘和16-18根鳍条,其中第三或第四根鳍棘最长,头长是最长鳍棘的2.6-3.9倍,但最长的鳍棘要比最长的背鳍鳍条短,鳍膜有锯齿状边缘;臀鳍有3根鳍棘、8根鳍条,第二根和第三根鳍棘几乎等长,头长是它们长度的3.6-4.3倍;胸鳍鳍条17-19根,头长是胸鳍长的1.7-2.2倍;腹鳍未达肛门,头长是腹鳍长度的2.2-2.6倍;头长是尾柄长3.8-4.3倍,尾鳍圆形,头长是中间鳍条长度的1.65-1.9倍、侧线鳞平滑(覆盖胸鳍区域的侧线鳞除外),且有许多辅鳞;侧线鳞有48-52片,侧线鳞系共83-98片,幽门盲囊约有25个。
头、身体和鱼鳍都是苍白色,其上覆盖有不等大小的密集分布的棕色圆形小点,鱼体上的这些小点大多数都比眼睛瞳孔还大;背鳍基部有四组小点(每组约2-3个小点)比身体的其他地方的小点颜色更深;鱼胸部有两条暗色条纹,胸鳍颜色暗淡,基部有一深色斑点,鱼鳍表面展开有更多非常明显的模糊深色小点,在鱼鳍中部的点颜色较鱼体上的点颜色更深。
最大体型:
最大体长 32cm
重要鉴别特征:
养殖状况:
发育特征:
繁殖习性:
钓捕方法:
毒性:
相关新闻: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凭证标本:
Barcode:
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Heemstra, P.C. and J.E. Randall, 1993.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16. Groupers of the world (family Serranidae, subfamily Epinephelinae).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grouper, rockcod, hind, coral grouper and lyretail species known to date. Rome: FAO. FAO Fish. Synop. 125(16):382 p. (Ref. 5222);fishbase
其他: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