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与鱼类名称相关的搜索
中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种名):
地方名(中文俗名):
英文俗名:
其他相关的搜索
分布:
当前页: 首页 > 分类检索 > 检索结果
网鳍石斑鱼 Epinephelus miliaris
拉丁名:
Epinephelus miliaris
英文名:
Honeyfin grouper/Netfin grouper/Rock cod/Spotted-finned grouper
中文:
网鳍石斑鱼
中文俗名:
网鳍石斑鱼、黑石斑鱼、网带石斑鱼
同种异名:
Serranus miliaris/Serranus gaimardi/Epinephelus diktiophorus
命名人:
Valenciennes, 1830
濒危地位:
Least concern
分布:
网鳍石斑鱼是印度-中太平洋种类,分布范围从东非(除去红海和波斯湾)到吉尔伯特群岛和萨摩亚群岛,向北分布到琉球群岛(日本)。
生态习性:
网鳍石斑鱼的栖息地多样。幼鱼(体长在8-21cm)通常生活在底质为泥质、海草床、红树林湿地以及珊瑚礁海域水深1-16m处;成鱼通常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水深18-180m处。
形态特征:
网鳍石斑鱼的体长是体宽的2.8-3.2倍,是头长的2.4-2.6倍;眶间凸起,但是头背部侧面在眼睛的部位稍稍内凹;前鳃盖骨次棱角形,拐角上有一浅浅的V字形槽口,幼鱼前鳃盖骨拐角的这个锯齿状槽口会稍微变大一些;鳃盖骨上方边缘平直;后鼻孔的直径是前鼻孔的两倍;上颌骨末端到达或基本上到达与眼睛边缘同一垂直线上;下颌的中侧方部分有2-4排牙齿。上肢鳃耙有8-9,下肢鳃耙有14-16.背鳍有11根鳍棘和16或17根鳍条,其中第三或第四根鳍棘最长,且明显较最长的鳍条还要长,头长是最长鳍棘的2.2-2.7倍,鳍膜明显呈锯齿状;臀鳍有3根鳍棘和8分鳍条,第三根鳍棘通常都较第二根鳍棘稍稍长一点,头长是第二根鳍棘长度的3.2-4.0倍;胸鳍鳍条有17或18根,头长是胸鳍长度的1.6-1.9倍;腹鳍末端到达并稍稍超过肛门,头长是腹鳍长度的1.7-2.1倍;侧线鳞有48-52片,侧线鳞系共有92-108片。幽门盲囊有30个。
头和身体苍白色,其上覆盖有许多密集分布的多边形的深棕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的小点;鱼鳍上的图案和身体上的相似,但是鱼鳍上深色的点较鱼体上的点更大,颜色更深。鱼体和背鳍上有些点较其他地方的点颜色更深,组成了4或5条倾斜的深色宽条纹(一条在颈背处,3条延伸直到背鳍,还有1条位于尾鳍基部)。
最大体型:
43cm
重要鉴别特征:
头和身体苍白色,其上覆盖有许多密集分布的多边形的深棕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的小点;鱼鳍上的图案和身体上的相似,但是鱼鳍上深色的点较鱼体上的点更大,颜色更深。鱼体和背鳍上有些点较其他地方的点颜色更深,组成了4或5条倾斜的深色宽条纹(一条在颈背处,3条延伸直到背鳍,还有1条位于尾鳍基部)。
养殖状况:
发育特征:
繁殖习性:
钓捕方法:
毒性:
相关新闻: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凭证标本:
Barcode:
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Heemstra, P.C. and J.E. Randall, 1993.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16. Groupers of the world (family Serranidae, subfamily Epinephelinae).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grouper, rockcod, hind, coral grouper and lyretail species known to date. Rome: FAO. FAO Fish. Synop. 125(16):382 p. (Ref. 5222);fishbase
其他: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