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与鱼类名称相关的搜索
中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种名):
地方名(中文俗名):
英文俗名:
其他相关的搜索
分布:
当前页: 首页 > 分类检索 > 检索结果
荷氏石斑鱼 Epinephelus howlandi
拉丁名:
Epinephelus howlandi 
英文名:
Blacksaddle grouper/Howland island rock cod/Blacksaddle rockcod
中文:
荷氏石斑鱼
中文俗名:
斑吻石斑鱼 
同种异名:
Serranus howlandi/Epinephelus spilotus/Epinephelus corallicola/Epinephelus macrospilos
命名人:
Günther, 1873
濒危地位:
Least Concern (LC) 
分布:
分布在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岛群的连线岛屿(巴尔米拉岛,金斯曼珊瑚礁,贾维斯岛)到马里亚纳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群岛和大堡礁(澳大利亚)。它也出现在中国近海,在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日本)。这个物种分布的最南端是豪勋爵岛。
生态习性:
荷氏石斑鱼是一种孤立的物种,它在发达的珊瑚礁及珊瑚礁边缘的回浅礁深度37m以上都有分布。最大的样本几乎都是在珊瑚礁外的清澈水中。斑吻石斑鱼是惯于伏击的捕食者。它的食物主要由鱼类、甲壳类(虾和蟹)和偶尔的软体动物组成。 在新喀里多尼亚岛雌性在25cm左右成熟,这里的性别比例明显不平衡(雌性达95%).
形态特征:
体长分别为体高的2.9-3.3倍,头长的2.2-2.5倍;眶间区平坦;头背部凸起;
前鳃盖骨圆滑,鳃角处的锯齿稍扩大;鳃盖上缘几乎平直;前后鼻孔几乎相等;上颌骨延伸到眼睛后缘;下颚中侧部具2排大齿。上肢鳃耙数为7-9,下肢为15-17,共23-26;靠近鳃角的鳃耙明显长于附近的鳃耙。背鳍具硬棘XI,鳍条15-17,第三或第四根硬棘最长,与最长的的鳍条几乎相等,头长是它们的2.7-3.6倍,棘突间的膜边缘呈锯齿状;臀鳍具硬棘III,鳍条8,第二和第三根硬棘几乎等长;胸鳍具鳍条17-19,头长是胸鳍长的1.6-2.1倍;除了在小型样本中,腹鳍没有延伸到肛门,头长为腹鳍长的2.0-2.4倍;尾鳍圆弧形,体侧鳞片通常光滑(被胸鳍覆盖的部分可能有部分栉鳞),有大量的辅鳞,侧线鳞数为49-52;侧线鳞孔数为85-102。假鳃囊高度发达,幽门囊数为13。

活鱼体色:
    头部和体表是暗白灰色或棕灰色,体表覆盖着边缘弥散的棕黑色斑点,斑点间的间距相等或大于斑点宽度;在背鳍第三根硬棘基部有马鞍形斑点,尾柄处也有一个小的鞍形斑点;腹部、胸部头部下发都没有暗斑;奇鳍和腹鳍也有像体表上暗色斑点,背鳍软条、靠近尾部和臀鳍边缘微暗,靠近边缘有一条白线;胸鳍暗色,上有一些黑点。

标本体色:
    鱼体常呈现暗灰色,斑点仍然显著,特别是点黑色中心。黑色鞍形斑点通常仍然可见,特别是尾柄处的斑点。在奇鳍边缘的白线仍保留,但褪成淡黄色.

最大体型:
55.0 cm TL
重要鉴别特征:
头部和体表是暗白灰色或棕灰色,体表覆盖着边缘弥散的棕黑色斑点,斑点间的间距相等或大于斑点宽度;在背鳍第三根硬棘基部有马鞍形斑点,尾柄处也有一个小的鞍形斑点;腹部、胸部头部下发都没有暗斑;奇鳍和腹鳍也有像体表上暗色斑点,背鳍软条、靠近尾部和臀鳍边缘微暗,靠近边缘有一条白线;胸鳍暗色,上有一些黑点。 尾鳍圆弧形,体侧鳞片通常光滑.
养殖状况:
发育特征:
繁殖习性:
钓捕方法:
毒性:
相关新闻: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凭证标本:
Barcode:
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M.T.Craig, Groupers of the world;
fishbase.org
其他: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