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当前页: 首页 > 石斑鱼简介

石斑鱼简介

  石斑鱼类,一般指石斑鱼科Epinephelidae(原为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下的所有鱼类。其隶属于鲈形目,包括16个属164个种,其中较大的属包括石斑鱼属(Epinephelus)、鼻鲈属(Mycteroperca)、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等。石斑鱼大部分身体肥厚,口大,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不同种类石斑鱼体型大小差异很大, 有的石斑鱼体长可超过1米,体重超过100千克,如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也有体长不超过30公分的小型石斑鱼如拟青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横带九棘鲈(Cephalopholis boenak)等。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它们会把猎物吞噬, 而不是用口把猎物逐片撕开;这是因为它们的颚没有很多牙齿,而是利用咽喉里的牙板碾碎食物。它们习惯等待鱼、章鱼、螃蟹、龙虾等猎物靠近而发动突然袭击,而不会在广阔的水域追逐猎物。他们的嘴和鳃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吸入系统,可以将远距离的的猎物吸入。他们也会用嘴在岩石下的沙地上挖掘自己的庇护所。石斑鱼体色多变,但褐色和红色是最常见的体色,并具显著条纹和斑点,但在应激情况下条纹和斑点可能消失。

  石斑鱼属热带亚热带鱼类,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其生活区域较小,一般不做长距离洄游,但目前已发现部分种类如豹纹鳃棘鲈可做上千公里的长距离集群洄游。石斑鱼类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

  石斑鱼大部分为雌雄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几年后再转换成雄性(性转化年龄随种类而异)。较大的雄性个体通过竞争排斥小型个体进行繁殖,最大的雄性个体可与3-15个雌性个体进行交配,并具有领域行为。

  石斑鱼不仅种类繁多,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价值,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是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渔业的重要代表。此外,在深海钓鱼活动中,石斑鱼也是很受欢迎的鱼类,而由于色彩鲜艳,体态优雅,部分小型石斑鱼如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黄鳍石斑(Epinephelus flavocaeruleus)等会被养在水族馆里作为观赏鱼类。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石斑鱼捕获量增长迅猛。根据FAO2008年数据,野生石斑鱼捕获量超过30万吨,相比十年前增长了1/3。同时,石斑鱼养殖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刻进行人工养殖的石斑鱼种类有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等,大部分的养殖石斑鱼类都已有全人工繁育成功的报道,但目前达到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水平的石斑鱼仅有斜带石斑鱼。其他石斑鱼类的养殖,其苗种仍然大量依赖捕获的野生苗。

  尽管石斑鱼有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现阶段对其野生资源的管理非常缺乏,有些种类已面临灭绝或出于濒危的地位。此外由于大型种类被过度捕捞,有些过去被认为不具经济价值的小型种类也成为了新的渔业目标,但迄今为止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所知甚少,也导致了在渔业管理上的困难。国际上已开始通过立法来保护石斑鱼资源,例如美国和加拿大规定了可以捕捉的石斑鱼尺寸规格,同时在绝大部分时段禁止捕捉雌性石斑鱼。这些措施都值得我国渔业资源部门进行借鉴。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