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享到:
与鱼类名称相关的搜索
中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种名):
地方名(中文俗名):
英文俗名:
其他相关的搜索
分布:
当前页: 首页 > 分类检索 > 检索结果
巨石斑鱼 Epinephelus tauvina
拉丁名:
Epinephelus tauvina
英文名:
Reef cod; Spotted sea bass; Spotted grouper; Cod; Greasy grouper; Green grouper; Giant grouper; Greasy rockcod; Estuary rock-cod; Grouper 
中文:
巨石斑鱼
中文俗名:
石斑、过鱼、虎麻
同种异名:
Cephalopholis tauvina, Epinephalus tauvina, Epinephelus chewa, Epinephelus elongatus, Epinephelus megachir, Epinephelus salmoides, Holocentrus pantherinus, Perca tauvina, Serranus goldiei, Serranus jansenii, Serranus pantherinus  
命名人:
Forsskål, 1775
濒危地位: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分布:
本鱼分布自红海到非洲南部和皮特克恩群岛的底细岛,大洋洲最东边的环礁;在太平洋西部其分布自日本刀西南威尔士和罗德豪岛。相比于大陆海岸,本鱼更多分布于海岛,但其也分布于珊瑚礁发育较好的大陆地区(如阿克巴湾)。
生态习性:
栖息于水质清澈的珊瑚礁区,幼鱼常出现在礁磐或潮池中,成鱼通常在较深的水域中。属肉食性,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摄食甲壳类。
形态特征:
体型较长,体长为体高的3.0到3.6倍(标准体长10到61厘米的鱼),头大,体长为头长的2.1到2.4倍;上颌长为鼻长的2.0到2.4倍;眶间区窄,平坦到微凹,头长为眶间区宽的6.8到8.1倍,上颌长为眶间区宽的3.1到4.0倍;前鳃盖骨宽而圆(无尖角),角落处有略大的锯齿;鳃盖骨上缘几乎为直线;后鼻孔明显大于前鼻孔;颌骨远超过眼睛,最大宽度约是眶下宽度的两倍(眼到颌骨的最小距离),颌骨宽为体长的6.8%到8.1%;上颌长度为体长的21%到24%,下颌中侧部有2到5排牙齿;上颌软组织处的内齿比颌前部的犬齿长。上支鳃耙数8到10,下支鳃耙数17到20;鳃弓侧无骨板(bony platelets)。背鳍有硬棘Ⅺ枚,鳍条13到16根,第三到第五枚硬棘最长,头长为其长的3.1到4.7倍,且其长明显短于最长鳍条长;棘间背鳍膜有锯齿;臀鳍有Ⅲ枚硬棘,8根鳍条;胸鳍鳍条数18到19,头长为胸鳍长的1.7到2.4倍,腹鳍长的2.2到2.8倍;尾鳍圆形。幼鱼体侧被栉鳞,成鱼鳞片光滑,除了胸鳍覆盖的小片;侧线鳞孔数63到74;纵列鳞数95到112。幽门盲囊数16到18.
头部和体部为浅灰绿色或棕色,覆盖有圆形深色小点,其颜色从暗橘红色到深棕色不等,中间颜色深于边缘;头部斑点越往前越小;最后四根背鳍条根部通常可见一黑色大斑点(或一组小黑点),延伸到鳍下部;体侧可能有5条模糊的接近垂直的条纹,4条在背鳍下,第五条在尾柄处(这些条纹在背鳍下可能呈现为暗色斑点,尾柄部位一深色鞍状斑);鳍上覆盖有深色斑点,胸鳍上越接近末端斑点越小且越不明显;尾鳍、臀鳍和胸鳍的后缘通常有白色边缘;软背鳍上有深色点,幼鱼的尾鳍和臀鳍上的点过于密集以至于白色空隙形成白网状。
最大体型:
最大体长:75 cm 
重要鉴别特征:
养殖状况:
已有人工养殖
发育特征:
繁殖习性:
钓捕方法:
一般渔法以延绳网及一支钓等捕获。
毒性:
因食物链之故,可能含有热带鱼毒
相关新闻: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凭证标本:
Barcode:
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其他:
[返回][关闭窗口]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石斑鱼多样性网站
Copyright © 201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Xiamen University 
技术支持:达腾网络